?
相聲進入不了一個新時代,只不過回歸了一個本來就應該有的狀態(tài)罷了,也就是融入娛樂圈。
因為相聲本來就是一種起源于民間的娛樂表演,而且限制極少,可以在任何場合任何地點展開表演。雖然說相聲有十幾門門功課,有諸多講究,但那僅限于一種內(nèi)部評判標準,壓根也不需要扔給觀眾去研究學習,觀眾只需要認準一門功課“你能不能帶給我快樂”,就足夠了。
所謂的相聲就應該高雅,應該教育老百姓,應該只給小圈子票友聽,那都是一些只想著護食的掘墓人觀點罷了。相聲要推廣,必須認可和擴大它的娛樂屬性,然后以藝人身份走進娛樂圈。那些所謂相聲就只應該在小茶館,只能歌頌時代捧臭腳的,其實就是吃著相聲這碗飯,但又怕有更多人從他嘴里奪食的狹隘之士。
世界各地的相聲類語言藝術(shù),哪一種不是包含在娛樂圈的?香港的棟篤笑、臺灣的相聲、日本的漫才落語、歐美脫口秀,這些都在通過娛樂圈互相傳播互相影響,并且更重要的是他們敢于用各種手段推廣這門藝術(shù)。而郭德綱之前,我們的相聲大師們除了電視臺高雅歌頌之外,就是撅在小茶館使那幾套破活兒,還不準錄音不準外傳,恨不得能帶進棺材爛掉也不讓外人知道。那種狹隘和故步自封,恐他人奪食之心,甚至巴不得整個行業(yè)同歸于盡。
其實郭德綱只是做了很多真正愛這個相聲這門民間藝術(shù)的人想做但不敢做的事罷了。其實除了郭德綱,少馬爺也在張惠妹演唱會上打過快板,感動了多少人,可惜他止步于此,沒有再向外多邁一步。但他一直支持郭德綱,或許他希望這胖子能把這一步繼續(xù)走下去。
郭德綱現(xiàn)在做的,只不過是趁著熱乎勁往人更多的地方扔包袱罷了,讓人們知道原來還有相聲這種東西。張云雷、郭麒麟、孟鶴堂這些顏值在線的小鮮肉型相聲演員,其實就是人們對相聲刻板觀念還沒有扭轉(zhuǎn)的證明。沒有小鮮肉相聲演員,他們就是說相聲的,只不過不小心長漂亮點罷了。相聲如今的熱度,不是郭德綱硬給拔高的,只是它本該被更多人熟悉并喜愛,郭德綱只是頂開了一些護食瘋狗的獠牙,還原了這門藝術(shù)的本相而已。
法律聲明:近期發(fā)現(xiàn)有其它公司或網(wǎng)站抄襲復制我公司高娛文化傳媒(上海)有限公司發(fā)布的原創(chuàng)文章,我公司再次嚴正聲明:任何復制及發(fā)布我公司高娛文化傳媒(上海)有限公司案例及原創(chuàng)文章的行為均屬違法行為,本公司高娛文化傳媒(上海)有限公司將保留法律追訴權(quán)。